主页 > 期刊导读 >

预防医学与卫生学论文_陆海统筹视域下的中国食

文章目录

1 引言

2 方法与数据

2.1 研究方法

    2.1.1 食物营养生产转化模型

    2.1.2 食物营养需求转化模型

    2.1.3 食物营养富缺指数

2.2 数据来源与处理

3 结果与分析

3.1 陆海食物系统营养成分生产量变化

    3.1.1 热量

    3.1.2 蛋白质

    3.1.3 氨基酸

    3.1.4 脂肪

    3.1.5 脂肪酸

3.2 人口结构下食物营养需求量变化

3.3 中国食物营养成分富缺指数演变

    3.3.1 热量富缺指数

    3.3.2 蛋白质富缺指数

    3.3.3 脂肪富缺指数

4 结论与讨论

4.1 结论

4.2 讨论

4.3 展望

文章摘要:食物与营养安全研究是长期粮食安全研究的延伸,也是人民追求健康和美好生活的现实需求,而树立大食物观,统筹陆海食物系统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出食物与营养安全状况。本文基于食物营养成分视角,利用食物营养转化模型核算2003—2018年中国食物营养的生产和需求量,运用食物营养富缺指数刻画出中国食物与营养安全的整体态势。结果表明:(1)中国食物营养成分产量均在增长,但增长速度和食物贡献率有所差异;谷物类是热量、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第一大食物来源和增长贡献者,而脂肪和脂肪酸主要来源于肉类;海域食物营养成分产量较小,但在单位营养含量、食物多样性以及未来发展潜力上都存在一定的优势。(2)考虑人口结构变化,中国食物热量、蛋白质和脂肪的需求总量逐年上升,涨幅分别达到6.9%、7.6%和7.0%,人口增长是中国食物营养需求增长的第一大驱动力;而中国食物营养的人日均需求量呈现下降趋势,从侧面反映出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。(3)中国蛋白质供应一直处于绝对安全水平,热量长期处于相对安全及以上水平,脂肪长期处于相对安全和供应不足的水平。(4)中国食物损失和浪费量惊人,这也使中国热量和脂肪滞后4~9年进入相对安全和绝对安全水平。

文章关键词:

论文分类号:R151